飲用水水質小知識
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著到:“藥補不如食補,食補不如水補”,短短的一句話,道出了水的重要性。
水是生命的源泉,是生命存在與經(jīng)濟發(fā)展的必要條件,還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部分。水在人體內的含量達70%,其余30%左右為固體營養(yǎng)物(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質、礦物質、維生素等)。水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財富,它不可缺少卻也不可再生,一經(jīng)污染就無法凈化。中國有82%的人飲用淺井和江河水,其中水質污染超過衛(wèi)生標準的占75%,受到有機物污染的飲用水人口約1.6億。因為水污染,飲水成了我們生活中的大難題。
怎樣的水才是符合飲用標準的好水呢?1985年出臺的《生活飲用水衛(wèi)生標準》里,飲用水渾濁度的指標是“3-5”,新《標準》則將之提高到“1-3”,也就是說,拋開一大堆老百姓看不懂的理化指標不說,最直觀能感受到的,是水色將更為清亮。
事實上,濁度不僅是感官指標,低濁度能使細菌病毒裸露于水中,消毒劑才能有效殺滅,讓飲水更健康是新《標準》的核心所在。老的《標準》只有35項檢測項目,其中關于無機污染物的檢測項目居多,涉及的有機污染物、農藥較少,而且其中根本沒有檢測如藻毒素等微生物的指標,這與來我國水污染致使水中有機物大大增加的形勢嚴重不適應。
pH值是水質凈化時的重要控制指標,它表示水的酸堿度,清潔天然水的pH值應為中性,即為7左右。過低的pH值會腐蝕金屬管道和容器,過高容易引起結垢,影響加氯消毒效果。我國飲用水的pH值標準為6.5~8.5。
關于水的硬度,市民們的感受最深,飲用水的硬度過高燒開水時壺內會結垢,也影響口感;硬度過低容易腐蝕管道,這是因為水的硬度是由溶解于水中的鈣、鎂含量影響的。我國的飲用水硬度標準限值定為450毫克/升。
飲水是攝入氟的主要途徑,人體攝入過量氟化物會使牙齒染上色斑,嚴重時會使骨骼變形,喪失勞動能力。一般認為飲水中氟化物在0.5~1.0毫克/升之間是適宜的。
國家規(guī)定的飲用水的一些標準是:
微生物:總大腸菌群(MPN/100mL或CFU/100mL) 不得檢出;耐熱大腸菌群(MPN/100mL或CFU/100mL) 不得檢出;大腸埃希氏菌(MPN/100mL或CFU/100mL) 不得檢出;菌落總數(shù)(CFU/mL) 100
毒理指標:砷(mg/L) 0.01;鎘(mg/L) 0.005;鉻(六價,mg/L) 0.05;鉛(mg/L) 0.01;汞(mg/L) 0.001;硒(mg/L) 0.01;氰化物(mg/L) 0.05;氟化物(mg/L) 1.0;硝酸鹽(以N計,mg/L) 10;地下水源限制時為20;三氯甲烷(mg/L) 0.06;四氯化碳(mg/L) 0.002;溴酸鹽(使用臭氧時,mg/L) 0.01;甲醛(使用臭氧時,mg/L) 0.9;亞氯酸鹽(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時,mg/L) 0.7;氯酸鹽(使用復合二氧化氯消毒時,mg/L) 0.7
化學指標:色度(鉑鈷色度單位) 15;渾濁度(NTU-散射濁度單位) 1;水源與凈水技術條件限制時為3;臭和味無異臭、異味;肉眼可見物 無;pH (pH單位) 不小于6.5且不大于8.5;鋁(mg/L) 0.2;鐵(mg/L) 0.3;錳(mg/L) 0.1;銅(mg/L) 1.0;鋅(mg/L) 1.0;氯化物(mg/L) 250;硫酸鹽(mg/L) 250;溶解性總固體(mg/L) 1000;總硬度(以CaCO3計,mg/L) 450;耗氧量(CODMn法,以O2計,mg/L) 3;水源限制,原水耗氧量>6mg/L時為5;揮發(fā)酚類(以苯酚計,mg/L) 0.002;陰離子合成洗滌劑(mg/L) 0.3
放射性:總α放射性(Bq/L) 0.5;總β放射性(Bq/L) 1
① MPN表示最可能數(shù);CFU表示菌落形成單位。當水樣檢出總大腸菌群時,應進一步檢驗大腸埃希氏菌或耐熱大腸菌群;水樣未檢出總大腸菌群,不必檢驗大腸埃希氏菌或耐熱大腸菌群。
② 放射性指標超過指導值,應進行核素分析和評價,判定能否飲用。
消毒劑名稱 與水接觸時間 出廠水
中限值 出廠水
中余量 管網(wǎng)末梢水中余量
氯氣及游離氯制劑(游離氯,mg/L) 至少30min 4 ≥0.3 ≥0.05;一氯胺(總氯,mg/L) 至少120min 3 ≥0.5 ≥0.05;臭氧(O3,mg/L) 至少12min 0.3 0.02;如加氯,總氯≥0.05;二氧化氯(ClO2,mg/L) 至少30min 0.8 ≥0.1 ≥0.02